【英語教學資源中心訊】
由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資源中心、英國語文學系、語言學研究所共同主辦,名為「第二語言學習者需要了解隱喻的哪些知識?」(What Do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Need to Know about Metaphor ?)之實體講座於5月14日上午舉行。本次講座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計畫及本校研發處經費補助,由政大英文系特聘教授賴惠玲邀請國際知名學者Jeannette Littlemore擔任主講人。Jeannette Littlemore目前為英國伯明翰大學英國語文及語言學系教授(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並同時擔任隱喻研究與應用協會之主席(Chai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本場活動由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主任鍾曉芳開場,由賴惠玲介紹講者。講者的研究主要關注隱喻和轉喻在理解以及表達情感經歷中的作用,並探討隱喻和轉喻對語言學習和跨文化交流的影響。講座吸引了校內超過百位師生蒞臨現場,並有來自30所學校的校外師生線上參與。
在現今人與人互動頻繁的世代,掌握語言,特別是隱喻(Metaphor)和轉喻(Metonymy)的運用至關重要;對於第二語言學習者而言,理解隱喻的意涵及使用方式,更能幫助其在學術寫作上更上層樓。因此,Jeannette Littlemore針對何為隱喻、其如何被理解及產生、話語群體(Discourse Community)對隱喻的理解是否具有重要性及隱喻如何被應用於廣告行銷,以及不同文化對隱喻的處理、理解等議題進行探討。
首先,講者以淺顯易懂的例子:「茱麗葉是太陽。」(Juliet is the sun.)讓與會者思考該句子背後可能的意涵,同時快速理解何謂隱喻。講者表示,隱喻就是使用生動的意象來描述抽象概念,為語言增添了多層次的含義。同時,轉喻與隱喻也息息相關,兩者的差別在於轉喻通常被使用於相同或密切相關的領域。例如:在新聞文章中所呈現的「白宮發布了一則聲明。」(The White House has issued a statement.)句中白宮(美國總統官邸與主要辦公處)被用來轉喻為美國政府。在此例子中,讀者能清楚的看出轉喻的手法及對象;然而在許多情況下,語言使用隱喻抑或是轉喻的手法是難以區別的。
在隱喻的理解方面,通常涉及掌握喻體和喻依間的關聯性。對於第二語言學習者而言,能夠透過手勢或圖片解釋的隱喻,通常較容易被理解;然而在面對與文化內涵相關的隱喻時,第二語言學習者則較不易理解,以「康克戲」(Conkers)一詞為例,它是一種英國的傳統遊戲,玩家用串在繩上的馬栗相擊,擊破對方的馬栗者獲勝。此遊戲充滿了競爭性和樂趣,所以當有以 「Conkers in the trees」來影射人的時候,這句話可能暗示著某人正處於樂於接受挑戰或冒險的狀態,類似於試圖打破遊戲中的馬栗,可以理解成單純或不成熟。
另一方面,講者也引用了自己研究中的發現,說明學習者對隱喻的理解會因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而有所差異:具有「整體型認知風格」(Wholistic Cognitive Style)的學習者能更快地理解隱喻的意涵,而屬於「影像型認知風格」(Imager Cognitive Style)的學習者,則較擅長發想具創意性的隱喻。另外,由於學習者通常有意識地使用第二語言,這使他們更擅長在其第二語言中理解隱喻的含意。講者也提到手勢的運用,有助於外語學習者理解隱喻,例如在學術諮詢中,教師也常將手勢結合隱喻語言,以具象化隱喻的可能意涵。
隱喻的產生及使用亦是本次講座的重點之一。隱喻不僅局限於文學,它們常被延伸到日常話語、國際外交、塑造思想,以及傳達複雜的概念。舉例來說,日本的進階英語學習者利用創新隱喻(Novel Metaphor)來闡述其教學理念:「讓學生沐浴在大量的英語中最好,但我們又不想把他們丟進水裡。」(It is best for the students to be showered in a lot of English. But we don't want to throw them in the water.)與此同時,講者也說明不同程度的第二語言學習者,會將隱喻以不同的形式及功能應用於自身的寫作中。
此外,對隱喻的理解會因文化和語言背景而異,這突顯了認識話語群體對於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對於「見習生」(Apprentices)而言,他們是新加入該群體的成員,對於群體中的術語、規範和慣例還不太熟悉,因此需要時間和經驗來理解這些隱喻。在過程中,他們通常會從其他成員那裡學習,並逐漸成為群體的一部分。
在講座的尾聲,講者說明了隱喻如何被應用於行銷中。在廣告裡,隱喻的複雜映射通常能被迅速理解,引發受眾共鳴及觸發其聯想。許多廣告商利用隱喻提升其品牌知名度、獲得品牌認同,更促進了跨文化交流;然而,不同文化群體對於相同廣告中隱喻的反應及理解存在差異,這顯示出在設計具隱喻概念的廣告時,廣告商須考慮到受眾的多元性。
最後,Jeannette Littlemore再次強調其鼓勵學習者使用創意性隱喻(Creative Metaphor)的理念,並說明身為語言教師,在鼓勵學生使用創意性隱喻的同時,也該不避諱教授較複雜的隱喻概念,以利學習者的語言學習成果,並幫助其彌合不同語言理解上的差距。
講者、英國伯明翰大學教授Jeannette Littlemore(中)與政大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主任鍾曉芳(右)、英文系特聘教授賴惠玲(左)相談甚歡。(照片來源:英語教學資源中心)
英文系特聘教授賴惠玲隆重卻不失風趣地介紹本次講者。(照片來源:英語教學資源中心)
英國伯明翰大學教授Jeannette Littlemore運用實例生動說明何謂隱喻。(照片來源:英語教學資源中心)
政大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主任鍾曉芳(左)頒發感謝狀致謝講者 、英國伯明翰大學教授Jeannette Littlemore。(照片來源:英語教學資源中心)
講座結束,全體與會者收穫滿滿,大合照前排左起政大英文系特聘教授賴惠玲、英國伯明翰大學教授Jeannette Littlemore、政大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主任鍾曉芳、語言學研究所所長黃瓊之。本次計百人實體、線上30位老師共同參與。(照片來源:英語教學資源中心)